首页 - 新闻动态 - 正文
润物无声传礼韵 方寸之间育匠心
——体育与美育教育中心举办京华礼仪小课堂餐饮文化主题活动
2025-03-14

细雨润物,茶香袅袅。3月13日晚,一场浸润中华饮食文明的礼仪实践活动在食堂四层紫薇厅展开。40余名师生以餐桌为课堂,从一粒稻谷的农耕溯源,到一席碗箸的匠心陈设,在饮食美学中探寻中华礼仪的千年文脉。本次活动由体育与美育教育中心主办,大学生艺术团京华礼仪特聘教授谢军梅主讲。

溯农耕之源,悟惜食之道

"其阴有塬,稻九穗而居神禾。"活动从解读西安人"您吃了吗"的问候语切入,通过“人以食为天”的传统观念向学生讲述五谷杂粮背后的故事。“稷、黍、麦、菽、麻这五谷,不仅养活了华夏子孙,更孕育出‘敬天惜食’的文化基因。

品百味交融,知菜系流变

从鲁菜的宫廷气韵到川菜的市井烟火,饮食文化讲解以四大菜系为经,八大菜系为纬,结合新派融合菜案例,系统梳理不同地域的审美表达。当讲到东坡肉的金珀色泽与水煮牛肉的泼辣鲜香时,现场学子在视觉与想象的碰撞中,触摸到"食不厌精"的美学追求

辨器皿之礼,习座次之仪

"茶满欺人,酒满敬人。"在餐具陈设互动环节,红酒杯与骨碟的组合暗藏方圆之礼。学生们通过"纠错游戏"领悟器物摆放的仪式感:筷架距餐盘一寸的精准,瓷羹与汤碗相映的和谐,皆是"礼藏于器"的具象表达。当主讲人将素帕折成"孔雀迎宾"造型时,口巾艺术瞬间化作立体美学教材,引得众人惊叹连连。


折方寸锦绣,育文化匠心



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。素白口巾在指尖翻飞,从生涩的折角到工整的"四叶荷花",学生们在反复调整中体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"餐桌礼仪不是繁文缛节,而是通过器物之美传递人文温度。"主讲人的阐释让美育理念悄然扎根——当餐巾折痕精确到毫米,当杯盏光影构成画意,审美自觉便在日常细节中生长。


体育与美育教育中心将"食育"与"美育"深度融合,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引导青年学子树立三重认知:在农耕溯源中培育敬畏自然的生态观,在菜系品鉴中建立多元共生的文化观,在礼仪实践中淬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正如活动最后屏幕上浮现的箴言:"一餐一饭养身,一器一礼养心",这场跨越千年的饮食美学对话,正为新时代大学生打开一扇"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"的窗口。